一、输液系统故障(高频,影响流动相输送)
1. 压力异常(压力过高 / 过低 / 波动)
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 | 排查与解决步骤 |
压力突然升高(超过正常范围 50% 以上) | 1. 色谱柱堵塞(流动相污染、样品残留);2. 管路堵塞(过滤白头堵塞、单向阀污染);3. 流动相粘度大(如高比例乙腈 / 缓冲盐低温下) | 1. 断开色谱柱,用两通替代,若压力恢复正常→柱子堵塞,需用合适溶剂反向冲洗(如反相柱用甲醇 - 水梯度冲洗);2. 若压力仍高→检查管路:拆过滤白头(入口单向阀处),用甲醇超声清洗,或更换新白头;3. 冬季可将流动相恒温至 25℃,降低粘度。 |
压力过低(接近 0 或无压力) | 1. 流动相不足(溶剂瓶空、管路进气);2. 单向阀泄漏(密封圈老化、有气泡);3. 泵头密封垫磨损 | 1. 检查溶剂瓶液位,若管路进气→打开排液阀,用 “Purge" 功能冲洗泵头,排出气泡;2. 拆下单向阀,用甲醇超声 10 分钟(避免用超声清洗密封圈),晾干后重装;3. 若仍泄漏→更换泵头密封垫(安捷伦配件号如 G1311-68701)。 |
压力波动(忽高忽低) | 1. 流动相中有气泡(混合溶剂脱气不充分);2. 单向阀污染;3. 比例阀故障(梯度洗脱时) | 1. 开启在线脱气机(若有),或手动摇晃流动相瓶排气后超声脱气;2. 按 “压力过低" 步骤清洗单向阀;3. 梯度模式下,切换至等度模式测试,若波动消失→比例阀需校准(用安捷伦 ChemStation 软件执行 “比例阀校准")。 |
2. 流动相输送异常(漏液 / 梯度偏差)
漏液位置与解决:
溶剂瓶接口漏液:管路接头松动→重新拧紧;接头老化→更换 PEEK 接头(避免过紧导致开裂)。
泵头漏液:密封垫磨损→更换密封垫;排液阀未关紧→顺时针拧紧排液阀旋钮(勿过度用力)。
柱温箱内漏液:色谱柱接头松动→用扳手轻轻拧紧(反相柱常用 10-15N・m 扭矩);柱子两端筛板破损→更换色谱柱筛板。
梯度偏差(保留时间漂移):
原因:比例阀污染、流动相混合不均;
解决:用异丙醇冲洗比例阀(执行 “比例阀冲洗" 程序),混合溶剂需提前手动摇匀后再倒入溶剂瓶。
二、进样系统故障(影响进样准确性)
1. 进样针相关问题
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步骤 |
进样针堵塞(无法吸液 / 推液) | 1. 样品中有颗粒物(未过滤);2. 样品残留(如蛋白、强极性物质) | 1. 用 50% 甲醇 - 水超声清洗进样针(超声时间≤5 分钟,避免损坏针芯);2. 若堵塞严重→用细钢丝通针(安捷伦专用通针工具,勿用普通钢丝划伤针内壁);3. 后续样品需经 0.22μm 滤膜过滤。 |
进样针漏液(吸液后滴液) | 1. 针芯磨损;2. 进样针与进样阀接口不匹配(如用错规格针) | 1. 更换进样针(安捷伦 1260 进样针常用型号如 G1329-20530);2. 确认进样针规格:手动进样阀用 25μL/100μL 针,自动进样器需匹配对应型号(如 1290 自动进样器用 G4226-68700)。 |
2. 自动进样器故障
进样后无峰 / 峰面积变小:
原因:进样阀转子污染、进样量设置错误;
解决:拆开进样阀转子,用甲醇超声清洗(转子材质为 PEEK,避免接触强酸碱);检查软件中 “进样量" 参数是否与方法一致(如误设为 1μL 而非 10μL)。
进样器卡针(机械臂不动):
原因:进样针未放回正确位置、机械臂轨道有异物;
解决:手动将进样针放回针座,清除轨道上的灰尘 / 废液,重启自动进样器(关闭电源后 30 秒再开机)。
三、检测系统故障(影响信号采集)
1. 紫外检测器(UV/VWD)常见问题
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步骤 |
基线漂移(缓慢上升 / 下降) | 1. 流动相未平衡(新换流动相后);2. 检测器灯能量不足(寿命到期);3. 流通池污染 | 1. 让流动相持续冲洗系统(通常需 30-60 分钟,基线漂移≤0.01mAU/h 为正常);2. 查看灯能量:在 ChemStation 软件中 “检测器→灯能量",若能量低于初始值 50%→更换氘灯(安捷伦氘灯型号如 G1314-60100);3. 清洗流通池:用 10% 硝酸 - 水、甲醇依次冲洗, each 溶剂冲洗 10 分钟。 |
基线噪音大(杂峰多) | 1. 流动相污染(溶剂纯度不够,如用 AR 级替代 HPLC 级);2. 流通池有气泡;3. 电源干扰(如靠近离心机) | 1. 更换 HPLC 级溶剂,新流动相需超声脱气 20 分钟;2. 打开检测器排液阀,用注射器从流通池出口抽气,或执行 “流通池排气" 程序;3. 将仪器远离强电磁干扰设备,检查电源接地是否良好。 |
无信号输出(基线为 0) | 1. 检测器未开启(灯未点亮);2. 信号线缆松动(检测器与工作站连接);3. 流通池堵塞(无流动相通过) | 1. 在软件中开启检测器灯(“检测器→灯控制→开启");2. 检查检测器背面信号线缆,重新插拔并拧紧;3. 断开流通池入口管路,用注射器推液,若推不动→清洗流通池(同 “基线漂移" 步骤)。 |
2. 示差折光检测器(RID)故障
基线不稳定(波动大):
原因:柱温 / 检测池温波动(温差>0.1℃)、流动相折射率变化;
解决:确保柱温箱与 RID 检测池温度一致(如均设为 30℃),流动相需一次性配制足量,避免分次配制导致折射率差异。
四、柱系统故障(影响分离效果)
1. 色谱峰异常(峰形差 / 保留时间漂移)
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步骤 |
峰拖尾(拖尾因子>1.5) | 1. 色谱柱柱头污染(样品残留);2. 流动相 pH 不合适(如碱性样品用酸性流动相);3. 柱子老化(柱效下降) | 1. 反向冲洗色谱柱(如反相柱用甲醇 - 乙腈 - 甲醇梯度冲洗,流速 1mL/min,冲洗 30 柱体积);2. 调整流动相 pH:碱性样品添加 0.1% 三乙胺,酸性样品添加 0.1% 磷酸;3. 若柱效下降>30%→更换新色谱柱。 |
峰分裂(单峰变双峰) | 1. 进样量过大(超过柱子容量);2. 柱子柱头塌陷(填料流失);3. 样品溶剂与流动相不兼容(如用纯甲醇溶解样品,流动相为水 - 乙腈) | 1. 减少进样量(如从 20μL 减至 10μL);2. 检查柱子柱头:若填料凹陷→更换柱头筛板或报废柱子;3. 更换样品溶剂,使其与流动相比例一致(如用 50% 水 - 50% 乙腈溶解样品)。 |
保留时间漂移(每次进样相差>2%) | 1. 流动相比例变化(溶剂挥发,如甲醇易挥发);2. 柱温波动;3. 柱子平衡不充分 | 1. 密封溶剂瓶(用带透气膜的瓶盖),每天更换新鲜流动相;2. 检查柱温箱温度是否稳定(波动≤0.5℃);3. 新柱子或长时间未用的柱子,需用流动相冲洗 60 分钟以上再进样。 |
2. 色谱柱堵塞(压力高 + 峰面积变小)
解决:用 “低流速反向冲洗":反相柱用甲醇 - 水(90:10),流速 0.2mL/min,冲洗 12 小时;正相柱用正己烷 - 异丙醇(90:10),避免用含水溶剂。
五、日常维护要点(减少故障概率)
流动相管理:
仅用 HPLC 级溶剂,缓冲盐(如磷酸二氢钾)需用超纯水配制,配制后 24 小时内使用(避免微生物滋生)。
每天实验结束后,用 10% 甲醇 - 水冲洗系统 30 分钟(反相柱),正相柱用正己烷冲洗,防止盐结晶或样品残留。
部件定期更换:
泵头密封垫:每 3000 小时更换一次;
氘灯:每 2000 小时或能量不足时更换;
过滤白头:每 1000 小时或压力升高时更换。
软件维护:
每周执行一次 “系统性能测试"(如测试柱效、压力稳定性);
每月备份方法文件和数据,避免软件崩溃导致数据丢失。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